
NEWS
沉浸式體驗已成為現代展臺設計的核心趨勢,而AR(增強現實)、VR(虛擬現實)等技術的應用為展臺設計提供了更多創新可能。以下是AR/VR技術在展臺設計中的典型應用案例及設計策略,結合多領域實踐經驗總結:

1.智能導覽與互動敘事
AR技術通過虛實疊加的視覺呈現,打破傳統展臺的靜態展示局限。例如,敦煌藝術展中,觀眾佩戴AR眼鏡后,可在數字講解員“敦敦”的引導下,進入千年前的莫高窟場景,壁畫中的兵器、馬匹等細節動態呈現,實現歷史文化的沉浸式敘事。類似地,在《莫奈與印象派》數字展中,觀眾通過觸屏與AR場景互動,如觸發花海中的蝴蝶飛舞或流星雨,增強參與感。
2.虛擬形象與場景擴展
在蘭州敦煌藝術館的AR體驗中,游客掃碼即可與飛天、九色鹿等虛擬形象合影,同時通過AR技術將展館入口轉化為虛擬莫高窟洞窟,擴展了物理空間的展示維度。
1.歷史場景還原與情感共鳴
VR技術通過全包圍的虛擬環境,讓觀眾“穿越”至特定時空。例如,盧浮宮的《蒙娜麗莎:越界視野》VR項目,觀眾可近距離觀察畫作細節(如木紋和修復痕跡),并通過互動了解達芬奇的創作技法,深化藝術理解。泰豪VR產業園的“甲午海戰”項目則通過VR重現歷史場景,激發觀眾的民族情感。
2.虛擬空間探索與功能展示
在智慧醫療展廳設計中,VR技術被用于模擬未來醫院的全場景,如導診臺、手術室等,觀眾可通過VR眼鏡按導引箭頭探索空間,直觀感受醫療科技的應用前景。類似地,企業展廳(如泰豪VR產業園)通過VR動感單車等設備,將產品功能與虛擬場景結合,提升觀眾對科技產品的認知。
1.多模態交互設計
美國波特蘭藝術博物館的《共生》XR項目,通過觸覺套裝、氣味裝置與軟體機器人,讓參與者不僅“看到”虛擬世界,還能“品嘗”“觸摸”和“聞到”場景元素,實現多感官協同的沉浸式體驗。
2.個性化敘事與角色代入
《巴黎舞會》VR體驗利用全身追蹤技術,觀眾可化身虛擬角色參與敘事,通過肢體動作與舞者互動,增強代入感。此類設計在展臺中可應用于品牌故事演繹或產品體驗。
1.實時渲染與云端協作
實時渲染技術(如“炫我科技”的云渲染服務)為AR/VR內容的高質量呈現提供保障,尤其在復雜場景和多人交互中實現低延遲效果。
2.元宇宙與虛實共生
隨著元宇宙概念的深化,展臺設計可進一步整合虛實場景,例如通過AR掃碼實現線下展品與線上虛擬空間的聯動,或利用VR構建品牌專屬的虛擬展廳,突破物理限制。
1.用戶中心化:根據觀眾需求設計互動路徑,如敦煌AR導覽中的故事化引導。
2.技術適配性:結合展臺主題選擇技術形式,例如歷史文化類適合VR場景還原,科技類適合AR交互。
3.可持續運營:通過云端更新內容,延長展臺生命周期,如泰豪展廳的動態技術展示。
通過以上案例與技術整合,AR/VR不僅提升了展臺的吸引力和參與度,更成為傳遞文化、科技與品牌價值的創新媒介。未來,隨著硬件輕量化與AI技術的結合,沉浸式展臺設計將向更智能、更個性化的方向發展。
版權所有?仿冒必究 上海普朗廣告有限公司
備案:滬ICP備14000178號-3 滬公網安備
滬ICP備14000178號-3
Copyright ? 2025 messeperlon.com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.